▶爐內氣體。火焰加熱爐中通常存在三種類型的氣體,即氧化性氣體(例如O2,CO2,H2O,SO2等),還原性氣體(CO,H2等)和中性氣體(N2)。爐內氣體過多時,火焰充分燃燒,爐內氣體似乎被氧化,容易形成較厚的氧化皮。當爐內的氣體供應不足時,火焰燃燒不充分,爐內氣體的性質似乎是還原性的。氧化皮很薄,但是不容易去除。
▶加熱溫度。鋼坯溫度越高,氧化越劇烈,氧化皮越厚。當溫度低於600度時,氧化速度慢;而當溫度高於900度時,其開始劇烈氧化。
▶加熱時間。坯料的加熱時間越長,氧化越劇烈,氧化皮越厚。
▶材料。在鋼中,碳含量越高,形成的氧化皮越少。這是因為在鋼的氧化過程中形成了還原氣體CO,從而削弱了氧化氣體的作用。鋼中的合金元素(例如Cr,Ni,Al,Mo等)在加熱過程中會形成致密的氧化膜,以防止進一步氧化並減少氧化。
氧化皮·防止和還原
▶在加熱原料之前,確保未脫碳和氧化;
▶保證毛坯質量的前提下,盡量縮短加熱時間,尤其是高溫階段的加熱時間;
▶在確保完全燃燒,將爐內的氣體或濕氣降至最低;
▶防止爐外的空氣進入爐內。例如,爐子應緊密密封,以確保爐子中的正壓相對較小。
▶應減少毛坯的裝載量,頻繁裝載並及時排出;
▶使用抗氧化介質/塗料;
▶使用電加熱,減少氧化/非氧化加熱,特別是用於精密模鍛,高合金和有色金屬鍛造。
上一個:鍛件的優點 下一個:我國精鍛鑄造工藝發展現狀